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农机化生产月历
[东北]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杂粮等。玉米面积为1.4亿亩,大豆7300万亩,小麦700万亩,水稻5000万亩。
[华北]小麦、棉花、玉米、花生、马铃薯、油菜。
[华东]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水稻面积1.47亿亩,小麦1.1亿亩,玉米6000万亩,棉花2600万亩。
[中南]水稻、小麦。水稻面积l.7亿亩,小麦9000万亩。
[西南]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水稻面积7000万亩,小麦3800万亩,玉米5400万亩,油菜2500万亩。
[西北]小麦、玉米。小麦面积5000万亩,玉米面积3500万亩,棉花主要集中在新疆,面积2200万亩。
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研究论坛
名企名品
网上办事
搜索条件
按区域:
--请选择--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按时间:
至
按类型:
请选择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研究论坛
名企名品
网上办事
请选择
综合管理
试验鉴定
技术推广
安全监理
农机维修
农机作业
教育培训
企业动态
服务组织
农机补贴
按关键字:
检索
重置
搜索结果
发布时间:
正序
/
倒序
找到约
4463
条结果
[信息网]
开州召开2021年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启动会
为认真贯切落实重庆市农田宜机化先建后补政策,助推开州区农机化快速转型升级,促进开州区农机化高质高效发展,开州区农业农村委1月11日召开“开州区2021年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启动会”。农机科、农机化服务站、相关镇乡党委书记、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以及部分村社干部参加了会议,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杜之敬、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余富莅临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农机化服务站站长张立介绍了开州区2021年农田宜机化工作任务和工作开展情况,宣读了“渝农发[2018]148号文件”并对2021年开州区农田宜机化工作要点进行了一一指出。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杜之敬对开州区农田宜机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强调,对切实做好开州区农田宜机化工作提出了十点要求。一是机制要有效;二是干部要作为;三是群众要参与;四是业主要积极;五是政府要加强领导;六是进度要推进;七是质量要保证;八是资金要安全;九是资料要完善;十是程序要完备。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余富对农田宜机化工作进行了四点补充:一是村里要召开群众协调会,保证老百姓利益不受损害;二是项目要按规开建,每个项目现场点落实一名现场技术指导员;三是项目要筹措资金,项目是先建后补,业主需要自己先行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四是项目要安全施工,安全工作重于泰山,项目建设必须要强化安全措施和手段。会上,参会人员分别就如何做好农田宜机化改造相关细节、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指导员的聘请、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各项程序、农田宜机化改造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15
[信息网]
吉安:井冈蜜柚园新年上演农机作业秀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农机局和果业局联合在位于吉州区长塘镇案前村硕丰果业冻溪头基地举办了一场“井冈蜜柚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这是一场果业机械化高效作业的大戏,现场有四款新型机具粉墨登场,各显其能。尽管气温低下,来自全市各地井冈蜜柚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以及农机、果业技术人员共40多人不惧嗖嗖冷风,现场观摩了果园机械的作业演示。“井冈蜜柚”是该市的六大富民产业之一,面积大,但目前果园生产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仅在除草、植保等环节有简易机械应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效果差,缺少适宜丘陵山地果园生产的作业装备,制约了果园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产出效益的提升。这次果园机械化作业演示的自走式多功能机,集十大功能于一体,用于果园开沟、施肥和旋耕、喷药、除草、枝条粉碎、起垄、运输等。该机体积小,一机多用,操作灵便,可原地转向,适用于各类果树的田间管理作业,其工作标准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得到现场果农的青睐,多名果农现场提出要购置这款农机装备。通过现场演示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果农了解到更多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另一方面也让果农们现场观摩了新型农机装备的机械性能,作业状态和作业效果,为适宜适用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不断提高果业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发布时间:2021-01-14
[信息网]
通化市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吉林省通化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装备支撑。以玉米、水稻为重点,加快补齐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机械化植保和秸秆处理等机械化短板,努力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2020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8.9万千瓦,同比增长4.67%。拖拉机保有量60278台,同比增长1.22%,其中大中型及以上拖拉机9745台,同比增长8.56%,配套农机具9.3万台(套);水稻、玉米联合收割机5341台,同比增长14.29%;免耕播种机142台,同比增长17.36%。全市农作物机耕水平92.35%、机播水平68.25%、机收水平69.24%,年末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1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发布时间:2021-01-13
[信息网]
前哨农场广开思路 科学选种备明春
近日,笔者在黑龙江前哨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看到,垦丰种业前哨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本管理区用种情况进行调研,为明年种植户科学选种提供依据。为了让种植户科学选种,农业发展部联合种业工作人员到各管理区对种植户上一年用种情况、水稻收成等情况进行调研,组织种植户进行品种分析会,让种植户根据种植品种产量、销售价格以及抗病虫害特性等情况,与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分享交流,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种植户需求进行记录。在选种分析会后,公司农业发展部根据调查问卷需求情况,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分析研讨,为明年种植户科学选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根据水稻市场行情,预测未来商品粮市场需求,指导种植户科学选种,为明年春耕打好提前量。下一步,公司将指导种植户利用当前空闲时间,利用“懒农”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和参加公司组织的线上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强对水稻全过程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新技术、科技示范项目、农机维护保养、农机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科学种植水平,为明年农业生产筑牢理论根基。
发布时间:2021-01-12
[信息网]
前进农场把控生产前端为大农业“护航”
1月5日,在黑龙江前进农场十二管理区晒场,工人们正从货车上将北大荒集团统供的农业生产肥料卸载后码垛保存,等待肥料全部到货后统一分发到农户手中。这是这个管理区把控生产前端,为大农业“护航”的一个缩影。为落实好北大荒集团“双控一服务”体系建设,把控生产前端投入品的服务质量,这个管理区秋收后就给种植户发放征集意见表400余份,对土地面积、肥料数量、种类进行详细统计,从实际出发广泛征求农户对统供肥料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年度的春耕生产用肥奠定基础。据了解,集团统供的肥料一方面保证质量、含量足,另一方面因为统供价格低、农场统一运输、管理区统一仓储管理,为种植户提供便利,省心省力。农业技术人员还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制作配方施肥建议卡,提供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据了解,第十二管理区目前已到尿素、二铵380吨,其它管理区的二铵、尿素、钾肥等化肥投入品也正在积极的接收和下摆中。
发布时间:2021-01-11
[信息网]
前进农场加速推进种肥直供速度 有效落实“双控一服务”
为保证种植户2021年春季生产种肥物资得到保障,近日,黑龙江前进农场第一管理区加速推进种肥直供预订速度,深入落实“双控一服务”。据了解,前进农场第一管理区自水稻收获完成后,包片负责人在守护粮食安全及推进粮食销售的同时,工作重心向种肥直供上转移,包片负责人首先通过了解种植户种肥意向,并向种植户渗透集团“双控一服务”政策,使种植户提前了解2021年种肥直供方向;其次通过召开种肥直供推进会议的形式,使种植户直观了解集团及农场政策要求,种肥100%直供,使种植户真正了解全集团要求;最后,管理区包片负责人通过微信、电话、入户、约谈等多种形式,与种植户对接订购2021年种肥使用量,对于不能接受直供的种植户反复进行思想沟通,使其了解直供的好处,在保证质量同时,节本增效。截止目前,第一管理区种肥订购量均达到90%以上,预计年前完成100%,现集团直供农业生产肥料尿素已经在逐步运往管理区晒场,待肥料全部到货后按照预定量分发到种植户手中。下图为管理区卸载直供肥料现场。
发布时间:2021-01-11
[信息网]
重庆市农机总站来长调研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
1月7日,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市农机推广总站有关专家来长调研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专委会专家一行在区农机站陪同下,首先实地走访查看了云台镇桥坝村、拱桥村、八角村、小岩村的农田宜机化改造现场,详细了解了现场改造地块的成效、后续产业的发展情况等。随后在云台镇政府会议室进行了简短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区农机站汇报了2020-2021年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验收情况;云台镇人大主席介绍了该镇近两年项目开展情况、群众满意度、实施项目后的产业发展及未来3年内的项目规划;项目实施业主概述了土地整治后的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市农机总站粮食作物科李尚就现场情况提出五个“规”要求:规划合规、流程规范、实施规范、产业合规、验收规范。专委会田贵康主任指出:一要严格按照全市土地宜机化整治文件、地方法规和要点释义实施该项目;二要在规划设计中注重3个先后:先易后难、先粮后经、先建后补;三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做好细节,打造精品;第四稳步推进,忌盲目扩张。
发布时间:2021-01-11
[信息网]
上海:又一波寒潮来了,地产绿叶菜“机采”保供应
1月6日,上海发布今年第一个寒潮预警,预计8日早晨,市区气温将降至零下六摄氏度左右,郊区降到零下七摄氏度~零下九摄氏度。记者在位于浦东宣桥镇的清美集团张家桥蔬菜基地看到,“8型棚”(宽度为8米)里,一款手扶蔬菜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短短15分钟,一个棚的茼蒿菜全部采收完成。明天,这批茼蒿菜经分拣包装后将出现在“清美鲜食”各家门店里。“如果用人工来代替,需要3个人采一整天。机械化采收,单人劳动生产率是传统模式的25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极端天气下,即便加价到200元/日,也难以请到人工。“机械化采收就不同了,随叫随作业,还能避免人工多次抓握,减少二次污染,提高产品品质和保鲜时长。”昨天,清美集团另一个泥城基地也赶在这波寒潮来临前,使用蔬菜收割机紧急采收了50吨矮脚青放进冷库,确保后续几日的供应。作为地产绿叶菜核心基地之一,清美集团张家桥蔬菜种植基地于上个月顺利通过2020年蔬菜“机器换人”示范基地验收。基地主要种植以鸡毛菜、茼蒿、米苋等绿叶菜为主,设施绿叶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0%。
发布时间:2021-01-07
[信息网]
助力地产蔬菜提质增效保供应 上海市农科院探索甘蓝生产全程机械化
低温天气再次来临,上海郊区的蔬菜抢收保供稳生产工作能否经受住考验,今天在上海星辉蔬菜公司举行的甘蓝机械化采收现场会给出了答案。据介绍,甘蓝俗称卷心菜,在上海每年种植面积达7.8万亩次,为本市蔬菜的保淡、保供特别是冬季的蔬菜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甘蓝多为露天种植,冬季上市保供时往往气温低,且单颗重量重,郊区菜农老龄化严重,人工采收十分吃力,推进机械化采收十分迫切。为促进露地蔬菜产业发展进程,探索露地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模式,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实现蔬菜产业稳量、提质、增效的目标,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露地甘蓝(小白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现场会在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举办。此次现场会聚集露地甘蓝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融合生产全过程的优良农资、生产装备、规范农艺等技术要点,集成应用甘蓝集约化育苗、耕整地、移栽、水肥精准管理、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形成露地甘蓝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规范,建立露地甘蓝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切实降低冬季甘蓝采收的劳动强度,改善采收条件,为冬季蔬菜的应急保供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露地甘蓝种植轻便、简捷、省力省工、节本、优质高效,用工量较现行生产模式减少8%,生产效益提高10%以上。有利于传统蔬菜种植模式的转型升级。甘蓝是光明集团五四农场星辉蔬菜有限公司的重点蔬菜产品,多年来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次以上,为上海的蔬菜供应特别是冬季应急保淡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上海市星辉蔬菜公司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成功申报了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示范园,双方围绕甘蓝举办了系列新品种和新技术展示推荐活动,将星辉甘蓝打造成上海知名蔬菜品牌。项目组联合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等技术推广部门,为前来参加的技术推广人员、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从育苗、机械化耕整地到机械化采收等进行全过程的现场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现场可以看到,在专家团队的努力之下,甘蓝从育苗到移栽再到采收,整个生产环节已有相匹配的机械化生产设备与相应的生产技术。下一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将借鉴国内外甘蓝“无人农场”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推进甘蓝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甘蓝生产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奠定基础,并在贵州等露地蔬菜优势产区建立核心示范基地。为上海市民周年稳定供应丰富多彩的优质甘蓝。
发布时间:2021-01-07
[信息网]
二九〇分公司多点发力加快余粮销售备春耕
连日来,北大荒股份二九〇分公司多点发力采用粮食直销+精深加工、线上直播带货+线下订单回收等方式积极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加快余粮变现速度,为种植户购农资、备春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为下一步农业生产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发布时间:2021-01-0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
旧版网站
「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 」
主办
「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
承办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15号
京ICP备050394191号
搜索
分享
手机版
微信
旧版网站
置顶
业务分类
综合管理
试验鉴定
技术推广
安全监理
农机维修
农机作业
教育培训
企业动态